字体发展史中华字体演变顺序,你知道几个?

佚名 2024-04-02 21:03

字体发展史中华字体演变顺序,你知道几个?

汉字在中华乃至世界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汉字不是一次性或短时间创造出来的,三皇五帝出而象形字现,诸子出而汉字现,汉字是理论发展到一定高度,自然而然生成的传统文化字体,它是古代华夏民族文化最亮丽的瑰宝。

字体发展史

中华字体演变顺序:如下图。

字体发展史中华字体演变顺序,你知道几个?

--------------------------------------------------

甲骨文,为中华字体的源头,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传说为仓颉所造,距今五千年。商朝及之前的岁月,甲骨文为主要字体,甲骨文开启了中华象形字历史,为华夏文字的第一次质变。

--------------------------------------------------

为便于刻写,殷朝开始使用金文。金文,为铸造在青铜器(主要指殷商与周朝)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相传为商周时期的工匠所造。

--------------------------------------------------

西周后期字体发展为大篆,包括籀文、遗存石刻石鼓文,籀文为金文的繁化,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大篆,广义指小篆之前的文字(甲骨文、金文与籀文)。

--------------------------------------------------

秦朝李斯等人整理出小篆,又以隶书(传说程邈作隶)为辅,开启了华夏字体的全新历史,为华夏文字的第二次质变。小篆之前的字体均为象形字。象形字遵循简单到複杂、具体到抽象的造字理念,字与字之间有联繫,但这种联繫并没有将文字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聚集成为了一个整体,很像一片树林。

--------------------------------------------------

秦朝至西汉末年均以小篆为主字体,后被隶书取代。隶书始于秦朝,而兴于东汉,传说为程邈所创。草书源于隶书,始于汉初。行书始于后汉,兴于东晋(王羲之)。

--------------------------------------------------

楷书被称为正楷、真书、正书,始于秦汉(萌芽期,即准备期),自汉末进入发展期,历经魏晋南北朝,终兴于隋唐。楷书发展的环境与诸子百家所处的春秋战国很像,战火连绵,动荡不宁,将理念、理想、理论倾注于字传统文化字体,依託秦汉两朝的文化沉淀,方成就其伟大,繁体字楷书是汉字的巅峰形态。

--------------------------------------------------

自小篆、隶书起字体发展史中华字体演变顺序,你知道几个?,之后的字体统称为汉字。小篆成至隶书广泛应用为汉字形成期,隶书广泛应用至楷书兴盛为汉字发展期。草书、行书为汉字的简化字发展期,简化字可以理解为汉字的“速写体”,而汉字为简化字的“正式体”,两者相辅相成,完美实现了书写便利、充满艺术气息而又传承无误。

--------------------------------------------------

为了进一步便于书写和认知,楷书、草书、行书最终统一,始于1935年中华民国《第一批简体字表》,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化字总表》,简体字同拼音结合,属于汉字的末端和新起点,华夏字体正式进入以简体字为开端的第三次质变期。

--------------------------------------------------

汉字的含义由笔画或字组合产生,因此可以通过拆解得其义,当组合笔画或字含义变化时,整字含义跟随变化。不认字的人是文盲,认字而不识字的人是半文盲,认识字的人是文人。简体字易于书写和辨认,但难以追根溯源,从字本身判断字义就更难了,更多的是依靠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简体字字义过于庞大,识字的人能有多少,直接导致这个时代就是“半文盲时代”,难以出现标志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而且社会不断发展,新的字义不断出现,简体字最大的不足就在于对字义限制几乎可以忽略,导致很多字义不是补充加强文化体系,反而是巨大的衝击,从中也不难看出,挡不住自由主义思潮衝击的根源。如果实在找不到答案,就让时间告诉你,关键在于能否承受的起时间的煎熬和失败的后果。

--------------------------------------------------

汉字以象形为基础,传承了象形字的造字理念。同时,诸子理论体系和阴阳五行学说体系不断发展,同实践结合愈加紧密,汉字以此为依託,一字一道,一道一生,既相互隔离又相互关联,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予字于道”的文字体系。汉字诞生于最伟大的文明之中,兼具了稳定性、扩展性和融合性,同时作为文化基础体系,中华文化体系也具备了这些特性,成为全世界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没有之一。

--------------------------------------------------

汉字造字之初,可能没有刻意融合阴阳五行学说,若真如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已经深入人心,实现了理论于实践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阴阳代表辩证思维,五行代表体系思维,由此可见,华夏民族能够传承不断,能够以极短时间重铸辉煌,理由是十分充分的。

--------------------------------------------------

很多文字研究人员,认为部分隶属对小篆进行了简化,以至于失去原意,实则不然。以“前”字为例,甲骨文、金文、篆体均包含“舟”字,至隶属改为“月”(寓意为肉),象形字“前”解为:一艘船顺水流行进,引申义为行进方向为前。而隶属,象形解为:人持刀割肉,肉的位置为前。更加形象具体,且无歧义。简体字对汉字简化程度过大,导致部分字已经完全无法拆解。如“粪”,乃米异之意,指变异之米。而简体字“粪”,拆解之后为“米共”,指将米共有,拆解得到的字义太夸张了字体发展史中华字体演变顺序,你知道几个?,已经完全失去了象形字的特征,已经转变成为了符号字,只能通过扩展理解为大米共同的结局。对一种体系进行改变,要麽按照体系规则进行,要麽建立新的体系,世上没有完美的体系,所谓的接近完美也只是针对某个时代而言,汉字也不是没有改进的馀地。

--------------------------------------------------

汉字是中华文字历史中的一次质变,很多时候,从象形字推演汉字的含义,其实发现非常困难,这些演变历史是文字专业人员去研究的,而且很多象形字已经被淘汰,对于使用者而言,已经没有太大必要去研究象形字以探索汉字的含义了,当然阅读诸子典籍传统文化字体,则需要参考象形字字义。同理,简体字也是一次质变的开始,随著时间的推移,使用简体字的人也无须研究汉字,因为他们之间的关联将会越来越模糊,而汉字中的很多字也会被时代淘汰。

--------------------------------------------------

下一篇: “携手庆元旦,欢喜逛庙会”大型主题活动启动
上一篇: 南方+记者走访珠海艺术职业学院:让非遗艺术焕发新活力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