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佚名 2024-04-13 20:03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浙江海宁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素来有“潮乡”之称,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潮神信仰由来已久,在各地均有流传。浙江海宁作为钱塘江入海口,历史上既为观潮胜地,又长期为水患所困,因而有着深厚的潮神信仰。历来人们多关注钱塘潮水的气势澎湃,却忽视了它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民俗信仰的角度切入,带领大家一探海宁潮神信仰的源流和其表现形式的地方特色,并探讨这一民俗信仰的现代生命力。

浙江海宁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素来有“潮乡”之称,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如果说太湖水系赋予了海宁精耕细作的江南意蕴,那么钱塘潮水便为海宁增添了一份豪迈粗犷之美。独特的海宁潮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海宁人。

海宁潮起观潮节

古人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其中最知名的当属海宁潮。海宁潮实为钱塘潮的代称,因海宁盐官潮水闻名天下而得名。钱塘江古称浙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最早见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钱塘江汇入东海,形成世界三大涌潮之一:钱塘潮。

钱塘潮由来已久,最迟形成于东汉时期。东汉王充曾论浙江涛,《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同时还指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具有一定现代科学的眼光;东晋顾恺之《观潮赋》中记载浙江逢十五潮盛之时,弄潮儿们“击波而扬涛”,可见当时已有观潮之风,只是并未形成一定规模和固定习俗。观潮风俗真正兴盛还要到唐宋时期。唐朝时观潮已形成一种风俗,《元和郡县志》载萧山“十八日,少长男女携酒肴作‘观潮会’”。可见,如今八月十八观秋潮的习俗在唐朝就已兴起。到了宋代观潮风俗更胜,除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增长、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外,另一方面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也进一步扩大了这一习俗的影响。到了南宋时,甚至出现了八月十八万人空巷的情形。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观潮

明末以来,海宁盐官和萧山赭山逐渐成为观潮胜地。海宁盐官潮自古为观潮绝佳点,有回头潮、一线天等天下奇观,加之海宁市政府对“潮文化”品牌形象的大力打造,如今海宁潮成为了钱塘潮的代名词。每年观潮季,盐官堤岸人山人海,并由央视进行全程直播。

人的神格化——海宁潮神信仰

潮神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一种,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海宁人信奉伍子胥为潮神,又称伍胥神,设潮神庙,每年举行祭祀仪式。海宁潮神信仰是伍子胥信仰的地方化表现。伍子胥信仰由来已久,最开始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出现。伍子胥为战国楚国人,为报父兄因楚平王听信谗言而被诛杀之仇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奔吴复仇,借吴国力量破楚,却因吴王听信谗言愤而自杀。《左传》中仍写实记载“(子胥)将死,曰:‘树吾墓’,可材也,吴其亡乎?”到了东汉文本色彩渐渐淡去,故事成分大量增加,同时也将伍子胥与潮水、波涛联系起来,最开始的联系是伍子胥死后被投入江中(因而也有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说法)。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其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王充《论衡·书虚篇》:“(吴王)投之于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因为两者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将因悲愤投江的伍子胥与汹涌的波涛联系起来,是典型的类推。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海宁人信奉伍子胥为潮神,又称伍胥神,设潮神庙,每年举行祭祀仪式。

经过魏晋隋唐的发展,到了五代出现了经典的素车白马的伍子胥形象,到宋代完成了伍子胥作为钱塘潮神的传说,这与观潮风俗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吻合的。因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极盛海宁传统文化,又相传是伍子胥被抛尸入江的日子,故八月十八被认为是潮神的生日,这一天他会驱素车白马而来。范仲淹在《和运使舍人观潮次韵》中写道:“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人们将汹涌的潮水与被投入江中的悲剧英雄人物伍子胥联系起来,逐渐将他神化,希望能够借他的力量对抗潮灾,保佑海宁一方百姓。

海宁潮神信仰的产生基础,一方面是客观物质存在基础,另一方面是社会心理基础,即集体社会的无意识活动和中国民间信仰中将人神格化的传统。

就客观存在基础而言,汹涌澎湃的海宁潮尽管为软软糯糯的杭嘉湖平原增添了一抹壮丽,但是也带来无尽的水患。据史料记载,历史上钱塘江经常发生潮灾。《海宁地方灾异志》记载,单海宁地区明清两代就发生过数十次潮灾。笔者采访了一位世代生活在钱塘江边周王庙的居民范臻,据他回忆,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会有大大小小的潮灾来犯,涨潮厉害时家里的房子会被水淹。明清和民国时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抵抗潮灾,比如加筑堤坝、江水引流等,但都不能完全防范潮灾,更不用提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上古、中古时期了。潮灾严重威胁当地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海宁传统文化,面对天灾,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百姓显得束手无策。为祈求江流安宁,不再“坍江”,钱塘江岸的人们就塑造出了潮神,希望借助于潮神的力量来保佑一方平安。可以说,客观上潮灾的侵袭是海宁潮神信仰产生的最直接原因。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这个问题:同为钱塘江流域,萧山人信奉张老相公为潮神,而海宁和其他大多数钱塘流域地区信奉伍子胥为潮神。原因在于在萧山地区,张老相公曾经治理钱塘江,做出过很大功绩,后来在指挥现场因潮水决堤而殉职,而在其他地区便没有这样的事例,正是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即客观基础不同,才导致其信奉的潮神不同。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潮神信仰由来已久,在各地均有流传。

但单凭客观存在是不足以产生潮神信仰的,信仰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基础息息相关。中国民间信仰历来有人的神格化传统,许多神灵在历史的进程中被不断地塑造出来。一开始他们只是普通的凡人,但是由于他们生前的功绩被后人所纪念,人们假想他们拥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继续保佑乡里,于是这种假想在集体之间的不断暗示作用中,慢慢成了一种共识,使得他们由普通的世人变成了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仙。而不断被创造出来的灵验故事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共识。譬如妈祖(作为海神,和潮神类似)、黄大仙等等。海宁潮神伍子胥便是这种人化神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人的神格化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传统,基于更深层的集体心理意识。人化神的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基于集体的这种无意识,人化神的故事被海宁百姓普遍接受,而且对此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潮神殿

同时,伍子胥悲惨的故事能够激发起人们的同情,有着基于人性本身的心理认同基础,清游学祺《伍公祠诗》云:“一线银涛涌碧空,千年故里泣英雄。”可见人们对伍子胥的无限同情与惋惜。另外我认为伍子胥的故事也暗合了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人们潜意识里希望伍子胥能够获得一个完满的结局,就像希望自己的人生也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样,伍子胥成为了神仙便是一个相当圆满的归宿。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地方治安稳定,利用民间传说来安抚人心而采取的种种措施,也是促进潮神信仰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如唐代统治者为伍子胥加爵,后历代兴建伍子胥潮神庙等。如今,海宁市政府打出了“观潮节”的品牌,并且由文化局牵头,大力支持海宁潮神祭祀典礼,修缮海神庙,其主要目的已经转变为保护传统文化和拉动经济发展。

海宁潮神祭祀

有信仰就有行动,它比任何教义都古老。精神信仰需辅以实际的信仰行动才算完整,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大概可以分为预知、祭祀和巫术三种。海宁潮神祭祀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境内的黄湾、袁花、丁桥、盐官、周王庙、长安、许村等钱塘江沿岸乡镇。

伍子胥庙遍布甚广,建立也较早。两汉时已有记载,《后汉书》:张禹为扬州刺史,尝过江行,部吏白江有伍子胥庙,当祀之。到了清代,由于杭州地区的海防和经济对清王朝至关重要,清雍正下旨在海宁盐官建海神庙,以“保厘东海”“坐镇南邦”。海神庙是浙江省官庙之一,供奉浙海之神,除伍子胥外,还有五代吴越国国主钱缪等共18人。海宁潮神的官方祭祀于海神庙举行。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潮神祭祀典礼

潮神祭祀最初由沿江百姓积习成俗,一般以敬香祈祷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神祈安、弄潮示勇、娱神娱己的大型民俗活动。海宁潮神祭祀分为民间祭祀和官方祭祀两种。民间祭祀多为家庭的小型祭祀,是乡里百姓的自发行为。百姓或是在平日里到钱塘江边的庙宇里烧香,祈求潮神保佑,或是在出海、修筑海塘时祭祀潮神,这种祭祀活动也被称为“祝顺风”,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祈求平安,寄托祝福。此外,在潮神生日即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远近百姓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海塘,进行群体性祭祀,现已成为海宁重大民间民俗祭祀活动。

官方祭典又分为小祭、中祭、大祭三种,一般于农历八月十八举行。南宋程珌《盐官祷海》已有“风涛受令,寂无冲啮之忧,浦溆还沙,永赖扞防之固,嗣新祠宇,祗苔灵休”的记载。小祭由地方官员主持,中祭由浙江主官主持。大祭规模最大,逢重要时间节点才会举行,由皇帝派京城官员宣读御制祭文。至宋代以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地方官均要率民众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帝王派大员宣读御制祭文,以祈求国泰民安。

潮神祭祀程序,一般有上香、敬神、攘灾、纳福等。大祭时,程序更为复杂。古代为了合乎宣扬国泰民安的政治需要,常有水军操练一环,所谓“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声势浩大,借此向世人展示将士的勇猛,国力的强大。周密《观潮》一文记载:“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极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虽席地不容间也”足见其影响之广。如今的祭祀活动在继承古代基本仪式的基础上有所开拓,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的献五谷、牺牲、燃烛、上香、跪叩、敬酒等礼仪,另一方面也穿插着现代编排的民俗表演节目,但总体仍以肃穆为主,以传统的规制为章,加入适当的现代性成分,绝不颠倒主次。

在古代,海宁潮神祭祀仪式,一方面表达了百姓攘灾纳福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也是统治者用以巩固统治的文化工具。而到了现代,科技对于潮灾已经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理效果,人民的生活水准也有了很大提高,潮神祭祀已经褪去了蒙昧的色彩,人们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寄予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尊敬。

潮神信仰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

笔者实地走访了海宁长安周王庙地区的钱塘江堤岸,当地居民表示近十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人们预防自然灾害意识的提高,还没有发生过潮水决堤的情况。人们对于潮水的恐惧之情早已不似古代,年轻一辈对于潮神信仰的观念也在时代大背景下日趋淡薄。海宁市政府于1994年设观潮节,并恢复“潮神祭祀”,旨在弘扬“猛进如潮”的精神,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现今,海宁潮神祭祀已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祭祀也以官方祭祀为主,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其民俗意蕴正在逐渐丢失。大多数海宁市民只知海宁潮,而不知海宁潮神,观看潮神祭祀典礼也仅仅出于一种好奇,对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不了解。

科技发展让民俗中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信仰逐渐褪色,但潮神信仰中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于平安喜乐生活的期望,猛进如潮的精神永远融在人们的血液中,成为海宁人文化性格的一部分。

苏轼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海宁潮神信仰

孙中山题词“猛进如潮”。

1916年孙中山来到海宁观潮海宁传统文化,感慨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并为今海宁市高级中学的前身题词“猛进如潮”,彰显了一代之奋勇精神。海宁潮从历史的深处涌来,又引领着突破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大潮。千里文昌,万里风涛,在时代潮的引领下,愿天下诚恳之人“比海潮澎湃,又如嘉树葱茏;他时相看刮目,夭矫神龙。”

下一篇: 浙江海宁硖石灯会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金龙
上一篇: 大悲院门前长年有人骗香客在寺庙外烧高价香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