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佚名 2023-05-24 15:03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摘 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关键词:易经;天人观;生态文明;启示

《易经》以卦体和卦象的变化揭示了宇宙生成及自然演化规律,文王及孔子等后世诸贤将其应用到人事,形成卦辞爻辞和“十翼”,阐述天道运行的机理和原则,清晰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成体系的较为完善的天人观。《易经》的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结构上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逻辑上贯穿了“法天用天”的归纳体系,内容上强调“变化生成”的生态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清晰定位六爻自测病得山泽中孚变风雷益怎么解,传达出现代生态文明的某些最基本的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十一),这是《易经》描述的自然世界生成的过程。两仪就是阴阳,物质世界的产生和发展,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过程。此过程绝非无序而混乱的,而是遵循天道。其主要规定性为:

面向未来的生成模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一旦从无中生有,自然运转的目的性就产生了,即以刚健有为的和厚重包容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生成。刚健有为是创生生命的动力,而厚重包容是涵养生命的品质,“生”就是宇宙价值,“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遵照生成之根本法则,维护万物之“生生不已”就是天地之大德。生成要容纳在不断变化的体系里。《易经》所讲的天道贯穿了变革、革命、创新的思想:“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下,一)“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系辞下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八)。易字本身就有变易的意思,不断适应变化,因势而利导之,才会推陈出新。这种变化遵循阴阳的平衡,即“和”的原则。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激,水火不相射”,这里用八卦的基本构成元素,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实际上隐含的是“水火土气”四种物质,讲的是物质世界成长几种方式:当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确立起来之后(天地定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通过渐变(山泽通气)、突变(雷风相激)、感变(水火不相射)不断改变形态,物质世界在既矛盾又融合中产生,相互影响和演化。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是不同而和、多元统一的关系,体现着可贵的和谐精神,正像宋代大儒张载所言:“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易经》所言天道完全摆脱了神性因素,不像远古神话中的人格神,也不像夏商文化将自然神秘化,其思想属于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同后世提出“天人相感”用以规范人际伦理、协调社会关系的儒家②和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自化”老庄一派的道家都有明显区别。天道和人道结合起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天人观:注重人与天道自然容与、接洽和协调,是一种亲密无间协同进化的关系。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传上六爻自测病得山泽中孚变风雷益怎么解,四)“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下,二)仰则观天,俯则察地,人与万物能够了无障碍地进行沟通和交流,顺理成章变成了“天人合一”的三才观:“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经·说卦》)在易经的卦体中,每一卦六画,上面两画代指天,下面两画代指地,中间两画代指人。天地人各占其位,人与自然万物的亲密关系得到了符号化的体现。

概而言之,《易经》天人观体现出三方面内容:

尊天。尊天不是把天地自然当神祭拜,而是尊重天道变化的规定性,即前面说过的三个演进规律。心存感念,常怀戒惧。“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系辞上,十一)“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说卦传,六)在天道演化的“存在的巨链”中,人不是施动者,充其量算其间的一个环节,故而会有偶然或突发的情况出现,如“无妄卦”说的自然变化可能给人带来的不利影响,“涣卦”和“节卦”讲的是洪水泛滥造成的灾祸。

天地自然不是为人而存在的,体恤众生是因为它有“利生”的规律,此时人们应感念天地广生之德。时有意外是因为它不会因人设法,所以要常怀戒惧,或靠修德趋利避害,或“察微知几”,豫以去险。“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系辞传下,八)

顺天。遵循自然演变的规律,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不能够盲目地打破自然的进化过程,一切人事活动能站在全景的高度与自然合拍:“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乾,文言)《易经》各卦都充分考虑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的天道运转规律,主张人不要打破或逾越。比如“屯”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故授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序卦传)意思是屯是天地初开始交汇产生万物的开端,“刚柔始交而难生”,这个时候是很艰难的,所以在卦辞中提出了两点要求:“勿利有攸往,利建侯”,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盲目躁进,先建立领导机构,顺应事物演变的一般规律。再如:大壮卦。乾下震上,四阳两阴,阳盛阴衰,卦辞:“利贞”,大壮之时,应是大利贞,但不用大字,暗含阳刚大壮,容易转向衰弱之意,这就是要人勿自持壮力,盲目刚进,以防止转向反面。其他像卦辞里面的“亢龙有悔”、“否极泰来”、“欲益反损”、“剥极必复”等,包含着“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思想。(易经·革)用天。两层含义,一是运用自然的成理和智慧来指导人事,在易经中,由八卦衍生出来的六十四重卦说的几乎都是人的事情。易经将一切都理解成天地变化的结果,因此,乾父坤母,是生万物。《坤·文言》中说:“天地变化,草木蕃”,只有天地变化融合,才会创生万物,如果天与地没有交融在一起,就会造成自然的风雨不调,形成自然灾害。用这个规律来指导人间的事情:“天地闭,贤人隐”,在卦体中涉及到天地相交的,就好。比如:地天泰卦,地上天下,在自然运行中地是浊气,天是清气,浊升清降,必然交会,必然是好事情:“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泰卦·彖辞),而到了否卦:“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以荣以禄”(否卦·象传)。

在《易经》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用中孚卦,以豚鱼和鹤的守信不移,比附人也要内心诚实不欺;地火明夷卦,以太阳在地下比喻昏君当政,要人们“内文明而外柔顺”、“内难而能正其志”,保持内心的光明磊落。地山谦卦以山隐于地下而告诫人们一定要保持谦卑的美德。所以孔子称赞说: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系辞传上,七)用天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要制天命而用之,用乾文言中的话说“先天而天弗违”,有限度地改造自然。

《易经》中的乾卦表示了“刚健有为”的内涵,引用到人事中,鼓励人们不要一味被动地顺从天地自然的演化,要努力有所施为:“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上,十一)。一个“神”字,说明了即便没有顺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付出自己的努力(制而用之),也能够达到像天地一样神圣的境界。以此鼓励人们以变应变,不能因循守旧,敢于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敢于创新。

如何利天,是易经天人观中没有涉及到的话题,反映出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存在生态危机的影响。但是,后来的以孔子为首的儒家,进一步认识到了自然的脆弱性的一面,同时,沿袭了注重阴阳调和的话题,继承了易经中的“顺天”思想。强调注重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对自然“敬畏和尊重”这一命题。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对自然无限度掠取基础上的工业文明,造成了今天的生态危机,其思想根源在于西方传统思想中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关系体系:“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样就形成了人与天之间的相互对立,或相互不平等,自然成为人类的附庸。伴随人类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强大的同时欲望不断膨胀,助长了人类对自然征服和控制的行为的无节制和盲目。

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要任务是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近几十年来兴起的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旨在通过教给我们什么是有用的或者告诉我们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利益调整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或强调技术修补,或主张规则制度约束六爻自测病得山泽中孚变风雷益怎么解,在以消费为主轴追求物欲的社会文化伦理背景下,显得片面而虚弱。

环境问题最终是文化伦理问题,正像0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戈尔所说:“环境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易经的天道观,重视自然本身存在的变化机理,强调人和自然之间息息相通的复杂联系以及人受自然哺育的情感纽带,能够有效地规避西方解决生态危机过程中的某些观念误区,还有助于我们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生态文明伦理观。

比如:以追求和谐为最大的价值尺度,很显然《易经》的和谐观既包含了自然本身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因为这些都同属于一个阴阳运转的体系之内,依此反思旧有的观念,是否只顾追求人自身的利益,把自然当成人类改造的对象和满足生存及欲望的占有物,从而把人和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两极对立?是否在一味地追求量化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然本身运行的机理,忽略了人际和谐的幸福需求,出现反和谐甚至不道德的社会问题?还有,易经提出来的“利生”原则:“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实则指出了现代生态文明伦理观的核心思想,发展、创新必须要以有利于生命体的存在和繁衍作为基础,好与不好,于此为界定的鸿沟,科技施用于杀人武器,或研究致命的病毒,科技就需要加以伦理制约。

同样,发展带来的是毁灭物种和生境的恶化,发展也需要受到伦理制约。百行百业、每个人在他的日常行为活动中,更要以此为准则。利生之生,即是目前之生,亦是千秋百代之生,利生之利,当然也不仅仅是眼前之利,而是千秋百代之利。这种新的生态伦理思想,着眼于自然与人演化的全过程,立足于文明发展的全景结构。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在实践层面,《易经》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易经》认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依天道以阴阳转化的规律而运行,以三种方式(渐变、突变和感变)相互关联和影响,微小的局部的变化,首先影响的是周围环境的变化,还有可能引起距离较远的地方出现变化,甚至可能会造成这个整体动荡和变化。照此理解生态文明,是一盘大棋,如果仅仅把生态文明理解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借以摆脱生态危机,未免过于狭隘。天地人万物都包容在一个体系之内,属于一个共同体,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局部问题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要防止过度地画地为牢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以局部的环境和生态的改善为核心,而不去考察对其他地域的影响。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应积极参与国际生态保护的行动,包括建立相应的基金和组织,参与各项有利于改善地球环境的国际公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各项投资建设中,要考察生态系统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和科学评价目前和预后的影响。

总之,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树立和谐利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从而使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紧密结合,生态的工程化和产业的生态化紧密结合,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公民生态关注紧密结合,城市生态的完善和农村生态的建设紧密结合,生态政策和法规体系的建设和生态道德精神的传播紧密结合。只有牢固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才能把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运转机制。

在文化建设层面,《易经》中对于自然生态智慧的总结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可以延伸出生态文明中的生态人文观建设的某些命题。《易经》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它提示我们在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牢牢把握三个核心观念:

深刻领会天地蕴含之善,因而存敬畏尊重之心,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当代人和世代人的平等权利,营造良好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深刻领会天道运行之真,因而师法自然,向自然学习,取用自然的智慧造福人类。“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象传》),参赞化育,以自然化人,“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用符合于自然规律的生存理念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追求精神的饱满和充实,文化的导向不再集中于过度追求物欲和现实的功利。

3.深刻领会自然所存之美,因而撷英取萃,促进高水平、高品位的生态人文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文学的发展,以文化建设推进文明的转轨变型。

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

正像一些西方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存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化思想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宝典的《易经》,对天人关系的阐述,放在被生态问题所困扰的现代情境中,无异于一副清醒剂。它能使我们追本溯源,找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来面目,祛除掉在长时期无限度发展过程中发生在人类文明中的错误观念,找到通向生态文明的最佳路径。

王子科(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北秦皇岛 )

下一篇: 风水堂:昔者圣人之作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上一篇: (李向东)六爻高手的断卦秘诀和思路和实战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