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佚名 2024-03-31 21:05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总题目:阴阳五行是朴素唯物论,还是辩证唯物论?!

----也谈阴阳五行说之来历

分三次课讲解

第一讲:

1、阴阳五行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2、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解读结果

第二讲:

3、为天地宣气的天文星象坐标----二十八星宿

4、二十四节气与天气、地气,天气、地气与阳气、阴气

第三讲:

5、阴阳五行如何统摄天地万物?

6、阴阳五行是朴素唯物论,还是辩证唯物论?

前两年,国家制订了《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的目的,是要求公民“知道阴阳五行”,至于“知道阴阳五行”之后,对中华民众究竟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似乎解释的非常模糊。从而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

遗憾的是,不管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是被束缚于现代话语的体系,都是遵从西方科学的学科范式,都是使用偏狭的研究视角,对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不甚了了。

古代中国原始天文观测知识,二十八宿与二十四节气的客观依据,可以展示"阴阳"的准确含义;阴阳“大之无外,细入无间”,天地之间,万物由阴阳五行所统摄,中医五运六气平气、太过、不及,与五大行星大小、明晦、顺行、逆行等遥相呼应,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客观依据。这些知识,可以展示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

从这些知识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阴阳五行与“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华先哲,用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的灵性思维方式,而创立起来的。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然而,就现今学术界所解读与展示的中医药学知识而言,却远远不能够使中医药学,具备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钥匙之功能!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阴阳五行,中医药学所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是以阴阳五行系统思想体系为核心的,如果不把阴阳五行系统思想体系的准确含义展示出来,中医药学作为钥匙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丧失钥匙的功能。

2016年出台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要求公民“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就曾引发激烈争论。而且争论的双方,大多是具有现代天文学知识,具有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有比较深入研究的所谓专家,教授。

比如:

从事宇宙学研究,身为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的陈学雷等人,认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内容并非现代科学的一部分,在现代科学中并没有现实意义。相反,许多现代迷信和伪科学正打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幌子。” 【1】,这些人,坚决反对把阴阳五行写入《基准》。至于“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准确含义是什么,这些人似乎觉得不屑一顾。

对汉代天文学深有研究,同时特别注重古代天文遗迹考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小淳,则认为把“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写入《基准》,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他认为,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另一重要的思想,其要点是人和宇宙是和谐的【2】。至于人和宇宙是怎样和谐的,似乎也没有讲清楚。

总之,反对者与支持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阴阳五行并非现代科学的一部分!不同点是,反对者认为阴阳五行没有现实意义。支持者认为“即便过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了,因为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3】既然已经“被证明是错了”,那么,今天又去关注它,价值在哪里?会不会是多此一举?!

可以说,反对者对阴阳五行的理解,与现代迷信和伪科学的水平不相上下。支持者对阴阳五行的理解,则仅仅限于“即便过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了”!“至于被“谁”证明,是被中华传统科学思想证明,还是被现代科学进行证明?!似乎双方都没有能力说清楚!

为什么会讲不清楚?

大家知道,自近现代以来的学术界,自然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去证明了!

现代教育体制出来的专家不懂炁为何物,难以理解真正的天人合一!

由此可知,反对者与支持者,都是囿于现代话语的体系、西学学科的范式、偏狭的研究视角,对阴阳五行准确含义,缺乏了解。此类口水战,充其量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根本不是以往学术界所释义的:“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根本不是世俗讹传的五行相生相克内容!

圣王观天道,执天行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以教化百姓。 百姓日用而不知。

这些知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即使是必须用到“阴阳五行知识”的,以前的中医教学,课程中基本对五运六气,和天文历数与中医的关系等,根本没有展开讲,或是撇开不讲,殊不知这个是认识中医的根本,如果没有弄懂,也照样跟着人云亦云。有些人想学好中医,但是无法得其要领,就自己钻研,然后就会很吃力。以前我偶尔也看点五运六气的网页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阴阳五行,但是看了觉得很深奥,越往下看越懵圈,看不懂,也理解不到,所以干脆不看了。

下面我们专门了解

一、阴阳五行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自古以来,阴阳大多是以“气”,这种明显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概念而出现的。

《国语·周语》记载了:“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气潜伏而不能释出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阴气被压抑而不能蒸腾,于是有地震”,这里的阴阳是指“天地之气”的阴气与阳气。

《道德经》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万物依靠阴气抚育阳气,依靠阳气支撑阴气。“冲”则具有“飞而直上”和“以水灌注(向下)”,即万物依靠冲出与冲入之气和合而成。

《释名·》:“阴,阴也,气在内奥荫也。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

《素问》对“阴气冲出”与“阳气冲入”作了详尽的解释(见后文)

”五行”同样与天地之气密不可分。

《大戴禮》:“聖人慎守日月之數,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時之順逆,謂之歷。”

即聖人谨慎地遵循日月运行之數,用以观察测定星辰的运行规律,以排列四時之順逆,称之为“歷”

《管子》:“作立五行以正天時”。

《史记·律书》:“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天所以成熟萬物也”。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律与歷,是天用来贯通五行八正之氣,是天用来成熟萬物的。

“蓋黃帝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余。”

《史记·天官书》:“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斗”。

即划分陰陽,建立四時,均衡五行,推移節气度数,定立年月日时的分紀,全都系於北斗。

'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

在天有日月,在地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日月星三光是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统辖治理之。

陰陽之精就是指阴阳之精气。

阳就是指“太阳”,阴就是指“月亮”,是误读了古人对阴阳的论述内容!

聖人统辖治理之,就是指有贤能的人掌握着“精气”的规律。

《白虎通》:“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也”。

“行”是为天行气!

《漢書》:“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

无常,就是指,木火土金水!

《禮記》鄭注:“生氣,陰陽氣也﹔五常,五行也”。

《春秋繁露》:“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

生长华收藏,寒暑燥湿风,都是四时五行化生出来的!

《释名·》:“五行者,五气也,於其方各施行也。”

五行那就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气,在天地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运行。

五种元素能够在五个方位“运行”吗?

《五行大义》:夫五行者,盖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万品禀其变易,百灵因其感通。本乎阴阳,散乎精像,周竟天地,布极幽明。子午卯酉爲经纬,八风六律爲纲纪,故天有五度以垂象,地有五材以资用。人有五常以表德,万有森罗,以五爲度。

这段话的意思是,

五行,是自然造化万物的根源,是人的伦理道德起始的凭借。万物万类禀受五行而千变万化,所有有灵性的物品凭借五行感而通之。五行本于阴阳,布散为各种精气的形象,周游遍及天空,滋润渗透地体,布散于有形质与无形质的物品之中。它界定天极,主宰黑夜与白昼。以子午卯酉为经纬,用八风六律为纲纪。所以,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星以垂示它们的征兆,地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物质以资人类利用,人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德行之秉性。天地内外的万事万物,都以五行作为类分其性质的标准。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五度”就是以”五行”作为类分万物各自性质的标准。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五行,被认作是五种物质元素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作为中医人,应该清楚!

就是到了梁启超撰写出《阴阳五行说之来历》,立论“阴阳五行说,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商周以前所谓阴阳者,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有任何深邃之意义。……(五行)不过将物质区分为五类,言其功用与性质耳,何尝有丝毫哲学或术数的意味?……”【4】

梁启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阴阳五行说,是两千年来封建迷信的大本营。……商周以前古人所说的阴阳,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的现象,绝对不含有任何深邃的意义。……(五行)不过是将物质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别,讲这五种物质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其性质,何尝有丝毫哲学或术数的意味?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阴阳五行与天地之气的关系才被强行掐断。

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者发掘出彝族十月历,陈久金先生发表《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5】,论证了阴阳五行八卦,包括河图洛书,都与彝族十月历息息相通。才又为阴阳五行与天地之气“接”上了关系。

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五气是指五色气,分别对应五个方位。

中气,在二十四节气里!

彝族十月历把一年划分为五个季节,用木火土金水命名每个季节,每个季节两个月,分别配以木公\木母。火公火母,以此类推。

公母与阴阳是同义语!

二、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解读结果

近现代以来,国内哲学社会科学主流话语大都来自西方,中国原创的核心概念几乎没有。学术理论界一些人,存在着一种把中国当成病灶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阴阳五行,把西方理论当成药铺的殖民文化心态,习惯于套用西方概念和话语解释中国,把西方理论神圣化,把中国问题简单化,在现实中常常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6】

自然科学方面的诸如天文、地理、自然等学科,主流话语则全部来自西方。使用翻译过来的西方术语,述说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知识,常常是相同的名词蕴涵着不同的语义。比如经常使用的“天地”、“气”、“宇宙”、“自然”、“自然界” 等等。

西方人所说的“天地”,基本上是指“地球及其大气层”。

中国传统科学所释义的“天地”,就空间而言,是人的脚底下,头顶上。人脚底下的地球,及其缘地球表面向太空延伸的天穹,才是“天地”。

古代中国人所界定的这个“天地”,远远超出了小小的“地球及其大气层”。

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天地”,跟现在的人说的“宇宙”,不是一回事儿。

古人的天地是有极限的,也就是有框架的。

这就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赤道坐标系(浑天体系),所界定的天地空间(见图1天地空间极限图)。

这一天地空间,是以地球为天地的“球心”,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这一天地框架,是不是在空间上,要大出“地球及其大气层”不知多少多少万倍啊!

就时间而言,古代中国人所讲的“天地”,则是指依据作为空间的“天地框架”,所划分出来的四时、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干支60一周等历法之数。这些历法之数,都是以“天地之气”(不是现代科学所讲的“气”)运行规律,与天空星象变化规律遥相呼应为依据,对“天地”时空变迁规律,所作的精确标识。

这个天地框架,是比“大气层”要大好多

在古代中国人所讲的“天地”里,大家会很容易的了解术数与节气的关系。

《二十八宿》图与八个节气图

这些平常被称为“气数”的知识,都是用于历法的精确数目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历法的精确数目,都是依据古人所界定的天地框架,以及其中的天地之气运行规律,而确立出来的!

中华民族母语的“天地”,是有地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地理限制是“太极”(大的极限--天球所标识的天地框架),极心----北极、南极;赤道(地球赤道与天球赤道二十八宿),以及依据此,所划分的十二条经线(用十二支标识)。

图中“八节”,不仅都在“天球的”经线上,而且都在赤道大圆上。

时间限制是一日的十二时辰(用十二支纪时),一回归年(365.25日)及其划分的的十二个月(用十二支纪月)。一日的十二时辰,是地球的十二条经线,轮流直面太阳的时段更替;一回归年的十二个月,是北斗的周天旋转,轮流指向二十八宿的十二个时段(见后文)。

大家看一看,中华民族母语的“天地”,有没有极限?

有极限,时间和地理都有极限。

天球大圆是不是天地的极限?

但是,现代话语体系,却把天地解释为:“是东亚民族对宇宙的专有概念。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沿着“人与宇宙相应”,去探询术数的科学依据,只能徒劳无功!

术数,实质上就是“气数”,是天地自然之“气数”!

在没有极限的宇宙之中,绝对无法找到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在有极限的“天地”之中,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会非常容易的“对号入座”!

大家再来看一看"气"的象形:

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分三次课讲解第一讲

像不像八卦符号的"三条"横杠?

图是甲骨文、小篆字形图

“气”与八卦符号是什么关系?想一想八卦与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关系?

三个阳爻不就是三个横杠吗?

气,作为中华文明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与天地密不可分。汉代王充《论衡·谈天》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即天地,是含气的自然之体。”

“气”,象形字。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本义为“云气”。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礼记·月令》:气,云气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礼记·祭义》注:气谓嘘吸出入者。嘘吸,就是指呼吸.

“气”,在原始天文学领域,还指五运六气,又称运气。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六气,指风、热、湿、火、燥、寒六气。

《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即地在人之脚下,太空之中。由大气所托举着.

大家想一想,古代中国人所讲的“气”,与现代人理解的“气”,是一样的意思吗?

中华民族母语定义的“气”,涵概了现代科学所定义的天气、大气、引力、辐射、风化、风蚀等多项内容。“天”是囊括了所有能够对地体起招引作用的天体,如北极星、北斗星、二十八宿、太阳、月亮、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等所释放的气,统称为天气。“地”则是指地体的吸与呼所产生的气,合称为地气。这合二而一的“天地之气”,就是天地阴阳之气(详细分析见后文)!

现代汉语所解释的“气”,一般是指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现代汉语解释的自然 : 即“自然界”。一般指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时也指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现今学术界用“自然界”之类名词来替代“天地”,殊不知这两者,是貌合而神离!

中国传统科学所释义的“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空间"为"宇","时间"为"宙"。而且空间没有极限,时间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

再补充一点,就是“天地”空间的“限制”,是“太极”(大的极限--天球所标识的天地框架),极心----北极、南极;赤道(地球赤道与天球赤道二十八宿),以及依据此,所划分的十二条经线(用十二支标识)。五气是在天地这个空间运行!八卦代表八节 一共24爻是代表 24节气。

没有限制的宇宙,是无法总结出有规律的“气数”的。

所以,大家如果想分辨某篇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天人相应”的文章,只要作者是用“宇宙”来说“气数”之类的事,就是根本不懂中华传统文化!

由于现代话语体系把“天地”解释为:“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导致学术界很多人,把古代中国人所讲的,有极限的“天地”,与没有极限的“宇宙”混为一谈。类似这种对中华民族母语的误解与误读,数不胜数!

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天人相应”的文章,只要作者是用“宇宙”来说“气数”之类的事,就是在自欺欺人!

以上这些内容可见,使用不同的话语体系,阅读相同的文献,会有不同的解读结果。

不能够使用中华民族的母语来阐释“天地”“气”“阴阳”等知识的文论,大多是在忽悠中国民众。

下一篇: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大纲
上一篇: 科学算命,你是不是看了会想笑,还是会有别的想法?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