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历法年的正统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

佚名 2024-04-23 10:05

历法历法年的正统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

中国传统历法年【月】日时是按天干地支记的

前提就不对。

而且正统历法的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

题主看这篇文章解释就明白了。

有的网友提出《清实录》中以立春为农历年之始,比如:

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廿九册,仁宗睿皇帝(嘉庆)实录之第二册,第1130页,嘉庆十年十二月十六日(乙未)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嘉庆十年乙丑十二月乙未……是日丙寅年立春。

这个记载里哪里说了以立春为农历年之始?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句是标准的农历写法:1、双纪年:帝号纪年(嘉庆十年)+干支纪年(乙丑年);2、月不用干支(十二月);3、日用干支(乙未日)。这一天是立春,但不是乙丑年的立春而是下一年丙寅年立春。丙寅年立春跑到乙丑年,这不是传统历法中一个常见现象吗?怎么会误解成以立春为岁首呢?如果它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就不应该写“嘉庆十年乙丑”,而应该写“嘉庆十一年丙寅”。如果以立春为岁首,就不存在羊年的立春跑到马年的现象。只有以正朔为岁首的农历,才存在这个现象。

历法历法年的正统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

以立春为年份界限的标准,主要源自命理界:

除了沈括的十二气历之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实际存在着一种类似的“准历法”,这就是由命理家(算命先生)们在编写八字时采纳的特殊历法方案,现代有些人称之为“干支历”或“节气历”。

命理家的年柱与农历的干支纪年不同。后者把正月初一定为一年之始,前者把立春定为一年之始。

命理家的月柱与农历的月份也不同。命理家的月份是按照类似十二气历那样的方式划分的,即按照节气不按朔望月来确定月干支,没有闰月。另外一个重要的不同是,农历每年12个月,正好跟12地支相配,因此,并无设置天干的必要。命理家为了凑足八字,所以人为规定了月天干。由于存在闰月,农历里面被迫让闰月和头一个共享同一个干支,这样干支纪月实际上是不连续的,没有什么历法意义,因此,通常的农历纪月时只用数字,不用干支。

命理家的日柱与农历的干支纪日是一致的,只是起算时辰不尽相同。比如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立春日不是从子正(午夜12点)起算,而是从立春那一刻起算。农历规定一日由子正起算,而命理家往往从子初(午夜11点)起算。

命理家的时柱与农历的时辰不尽相同。一天12个时辰是人为划分的,目的就是跟12地支相配,因此时辰也没有设置天干的必要。同样为了凑足八字,命理家人为规定了时天干。

由于它强调立春要从立春那一时刻起算,就导致了同一天分属两个月甚至两年的现象出现,这根本不可能是一个严肃的历法要求。

争议产生原因:

皇权政治的结束、农历丧失官方正统地位不受法律保护、命理家(算命先生)乘机争夺历法正统,是根本原因。

命理家主张的所谓“干支历”与农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法方案:所谓“干支历”是纯阳历,农历是阴阳合历。皇权垮了,没有人定“正朔”了,命理家机会也来了,应该从地下状态走上台面,应该独树一帜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公开宣扬和完善自己的基于节气的纯阳历法。但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二十四节气与干支历法,破除迷信是时代主流,星相算命属于被打击之列,不敢过份大张其鼓,只能借着民俗学的名义历法历法年的正统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在传统农历的框架中为自己张目。但这样一来,就把农历给败坏了。

传统农历的捍卫者为什么对命理家在干支纪年问题上的搅混水无比愤慨呢?深层的原因是,皇帝年号取消之后,传统农历只剩“干支纪年”这一种纪年方法了。它若出现歧义,则整个农历的纪年体系就完了。过去年号纪年与干支纪年相搭配的时代,年号纪年由皇家发布,一言九鼎,民间算命先生在干支纪年问题上做些手脚,无碍大局。谁都知道康熙五年即丙午年是从正月初一起算。但是现在皇帝年号没有了,干支纪年成为农历仅有的纪年方式,若是被误解成从立春算起,那整个农历就乱套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把耶诞历(公历)作为国家历法历法历法年的正统年份界限在正月初一不在立春,对传统农历则不置可否,这是导致岁首之争得不到权威判决的一个外部制度原因。目前网上争论的情况大概是,历法家坚持正月初一为岁首,民俗学家(算命先生)主张立春为岁首。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 风水堂: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