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佚名 2023-05-01 09:02

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今天我们讨论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褩带,终朝三褫之。

讼,顾名思义,就是争讼。《吴越春秋》里,范蠡退隐之前给文种写信,说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这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并非越王勾践所独有的,而是人类社会的固有之疾。当大家处在屯、蒙、需之艰难的创业阶段,往往可以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而当事业取得成绩,衣食丰足,生活安定下来后,过去把大家团结起来的意志目标不再起作用,各人的心思便开始活络,争讼之事便随之而生。故需卦获得丰收,然后继之以讼。

1. 讼卦卦辞

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有孚:此是指讼之九五爻而言,九五爻中正光明,飞龙在天,能取信于众爻,故曰有孚,亦是说九五动无不利,争讼则必胜。

窒惕:在马王堆帛书中,此处作“洫寜”,而其它版本(比如楚竹简、汉石经等)皆类似于窒惕。按,“洫寜”与“窒惕”音近,当为相同的表达,具体可参考丁四新著《楚竹简与汉帛书校注》。

上乾为天,天性向上;下坎为水,水性流下。于是上的更上,下的更下,二者不相交通,故名之曰“窒”,即堵塞、不交通。盖争讼之起,多由于沟通不足。

坎为险,为心忧,故有惕象。

窒惕者,以窒为惕也,诫占者当讼争之时,须以沟通为务,如此才可以消泯不必要的纷争。

中吉:此是说中止则吉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讼争应及时在小处消泯,不至于因小忿而演变成大怨,如此才吉。

这里的“吉”字非常值得玩味,按常理说易经讼卦的教育意义,讼争不是什么好事,中间双方各退一步,也算不得什么吉,顶多也只是“无咎”或“悔亡”,此处作易者为什么会说吉呢?我常说易经没有不好的卦,讼卦亦是如此。原来,有时候小小的争执反而能加深双方的感情,所谓“不打不相识”,变不好的事为好事,这就是所谓的“中吉”了。

当“需”之时,我们可以趁机“利涉大川”;同样在这里,晓得一个“中吉”,我们亦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讼争加以利用。这两处为“卦眼”,须要特别留意其中含义。

终凶:设若讼争不止,双方结怨越来越深,则最终会变成大凶事,这个很容易理解。

利见大人:乾卦的九二、九五爻皆曰利见大人,我们当时讨论,即说二者皆有大人之德,故皆可称之为大人。九二所利见之大人为九五,九五所利见之大人为九二,以相互交通,避免隔阂。讼卦的九二、九五与乾卦同,当讼之时,上下窒塞不通,就容易起纷争,故利于二者见面沟通。

不利涉大川:需卦卦辞曰“利涉大川”,那是因为雨在天上,尚未降到地面,处大旱之时,河流水浅,故利于渡河。讼卦则上乾下坎,水在天下,大雨已经降下来了,此时河流水量充沛,波涛汹涌,便不利渡河了。

以卦理论,当讼之时,外健(乾)而内险(坎),内乱未平,不宜出征,故曰不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者,攘外必先安内。

例:公元417年,刘裕率师北伐,灭后秦,收复洛阳、长安。不料坐镇建邺的谋士刘穆之去世,后方不稳,只好匆匆班师,大好局面一朝而失,整个北方重又落入蛮族之手,错失了统一南北的良机。

占得此卦者,宜增加沟通,及时消泯内部纷争。

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2. 讼卦象辞

象辞: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性向上,水性向下,故曰“违行”,此乃是对上乾下坎的解释。

坎为心为谋,乾为元为始,故曰“谋始”。作事谋始者,是说当讼争之初即须认真对待,不可以坐任讼争扩大化。最好能消泯讼争于未形。将此道理延伸开来,不但在讼争之初,凡事皆应该慎其始,敬其终,此方可以吉祥顺利。

3. 讼卦爻辞

(1)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不永所事:以爻象论,此处初六所事者乃九二,初六上承九二之阳,故曰事。然而初六正应在九四,将舍九二而从九四,故曰“不永”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不永即不长久。

以卦理论,当讼之时,下卦之九二与上卦之九五离心离德,有诸侯反叛之象。初六在位为平民,上承九二,乃被九二蛊惑之民,随同九二起兵。然而初六毕竟正应在九四,能听从九四的召唤,故终将悔悟,不再供事于九二,此即“不永所事”。

小有言:初六变则下卦成兑,兑为口为言;又初六为阴,阴小阳大,故曰小有言。需卦九二亦有“小有言”之语,我们释之为“愆”,即罪愆、遗憾;兑上缺,亦有遗憾之像。小有罪愆者,以其初从九二而后改悔(不永所事)之故也。

终吉:依理,初六之平民随众造反,后及时改悔,上方不追究(无咎)即已是大幸了,何吉之有?原来初六正应在九四,有戴罪立功之象,反而因祸得福,故曰终吉。

初六好比是晚唐时的朱温,先时跟从王仙芝、黄巢起兵造反,后归顺唐军,反过来与李克用等联手镇压黄巢。因其镇压黄巢有功,被唐僖宗赐姓李,赐名全忠,拜宣武军节度使,又晋封梁王,成为势力最大的割据诸侯,二十余年后灭唐建梁,开启五代。此朱温即“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延伸开来,初六居讼之初,为讼争初起,不永所事即及时停止,故可以得吉祥。坤之初六曰“履霜坚冰至”,小的纷争若不及时停止,将会带来大的灾祸。

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占得此爻者,所事不正则须及时停止,发挥能动性,改弦更张,此方可以转危为安、变凶为吉。

(2)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不克讼:当讼之时,九二以阳居下卦之中,据得二阴(初六、六三)易经讼卦的教育意义,以与九五相抗衡。然而初六、六三以阴爻而处刚位,上被九四、上九所牵引,终将弃九二而去,故九二不能与九五相抗,即“不克讼”。

归而逋:归者,返也。九二返则变阴,下卦成坤,坤为三阴,为迷,有隐藏之象,故曰“逋”,逋者,逃也。此象黄巢起兵失败逃于泰山,李自成起兵失败亡于九宫山也。

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九二变则下卦成坤,坤为邑,坤数为十为百,三阴为三,故有邑人三百户之象。九二据有上下二阴(初六、六三),亦有邑人之象。无眚者,无灾祸。

九二居下卦之中,为乡绅,三百户为小邑,为下大夫之禄,此言地位低微,即地位低微则无灾祸,过三百户则有灾。

考之以历史,西汉定鼎天下,大封功臣,张良功列第一,然而他却只要求封为留县县侯,留县在其时为小邑,合于三百户之旨。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黥布为九江王,皆地方千里,带甲十万,最终都不得其死然,唯独留侯张良“无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对于王侯来说同样这个道理。或曰彭越并无反心,死得冤,然而其人或者冤,其位则不冤。像韩信彭越这样实力强大的地方诸侯,乃中央政府天然的肉中之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并不在于处在此位上的人是忠是奸,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此位就不应该存在。

留侯张良,其邑人三百户,这样的小邑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毫无威胁,刘邦自然不会对之有所忧虑,所以张良可以平安,无有灾祸。

当讼之时,九二爻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爻,明智之举是自断爪牙,甘居三百户之小邑,以无威胁示上,此方可以得平安。

(3)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食旧德:以卦象论,坎为饮食,故有食象;六三变则234爻成乾,上卦亦为乾,乾为老为旧;坎心实为德;故曰食旧德。

以爻象论,六三下附九二,为被九二裹挟之象。六三之正应在上九,九二为新起之势力,上九为旧有之官爵,六三终将舍九二而从上九,此即为“食旧德”。

贞厉:此为诫辞。六三以阴处刚位,本应积极从事,奈何性质阴柔,有苟且之趋势。六三处下卦之上,位属王侯,贞厉是说若六三无所作为,任由九二裹挟,顺从九二造反,则必有危厉。

终吉:同于初六之终吉,即舍弃九二而从上,如此则吉。

或从王事:或者,惑也。以卦象论,六三变则下卦成巽,巽为不果,故有或象。以爻象论,六三近于九二,容易被九二裹挟,又上应上九,所以有犹豫不决之象,此即为或。

王事指上卦九五之事,或从王事,即六三终将舍弃九二而从上。

无成:六三以阴居刚,处诸侯之位,下不能约束九二,反被裹挟;上虽应乎上九,却也有疑惑之心,故此两相戒惧,不能为首,只能为从,所以有“无成”之象。无成者,功不在己也,同坤之六三。

占得此爻者,两相诱惑,面临选择易经讼卦的教育意义,宜舍弃在下之刚,积极从上,不敢居功,如此则吉。

(4)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不克讼:九二之“不克讼”为在下位之反,九四之“不克讼”则为在上位之反。九四处公卿之位,当讼之时,以阳而履柔,下应初六,心有所动,欲行不轨,威胁在上之九五。然而九四位虽高而无民(初六被九二所俘),其所图谋必将不成,故曰不克讼。

复自命:与九二之“归而逋”同,复即归。九四变(复)则上卦为巽,巽有命令之象,故曰“复自命”。复自命者,归复其命也,九四为公卿,便当行公卿之本分,不敢有所僭为,此即复自命。

渝安,贞吉:此句传统的断句方法为“渝,安贞吉”,我认为“渝安,贞吉”更为合适。渝者变也,九四以阳履刚,有所图谋僭越,当改变此念头,方可以安全,故曰“渝安”。贞吉者,贞固公卿之本分,不敢乱作施为,听从上之九五之命令,剿除九二之叛乱,此乃有功且吉祥。

易经的第六卦:天水讼卦

占得此爻者,谨守本分,不敢僭越,从上命而立功。

(5)九五:讼,元吉。

九五当位中正,好比是汉高祖刘邦,动无不吉,征无不利。上卦为乾,有元始之义,故曰元吉。变而成离,为日,此如日中天之象。

占得此爻者,在上位者大吉;以下而谋上者,所谋不成。

(6)或赐之褩带,终朝三褫之。

或赐之褩带:上九居讼卦之终,为终讼之时,下卦之叛乱已平,故九五封赏诸有功之人,上九变兑为反巽,巽为命,为不果,反命为赐,故曰或赐。或赐者,九五对上九有所疑虑也。上九以阳刚而履柔地,下应六三,心思亦是曾有所活络,乃是有嫌疑之人,故九五对之有所疑虑。

乾为衣,坤为裳,乾又为玉为金,上九变则成兑,兑上缺,有玉玦、带钩之象,故曰褩带。褩带者,衣带也,带钩即管仲射齐桓之带钩。

九五虽对上九有所疑忌,当班赏天下之时,最终还是赏赐了上九。

终朝三褫之:乾为日为明,故有朝象,上九居乾之终,故曰终朝。乾卦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以其处下卦乾之终也,与此处同。

乾为三阳,故曰三;上九变兑,兑上缺,褫夺之象。

终朝三褫之,是说九五毕竟对上九有所疑忌,故虽然也暂时赏赐了他,但很快就将赏赐褫夺回来了。之所以如此,全因上九以阳履柔,居于九五之上。

占得此爻者,虽暂时有所得,后必有更大的损失,宜深自处晦,与九五之人剖明心迹,方可以转危为安。

讼卦到此即讨论完毕了,里面有很多我个人的观点,与传统的许多说法不同,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传统易注,两相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如有疑问,欢迎留言。

下一篇: 新知堂:六十四卦爻辞的意义是象变,不难理解
上一篇: (李向东)易学就是占卜的三易与理之道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