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佚名 2024-02-25 14:06

(每日一题)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

【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蒙古族地理环境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文章对蒙古族民俗中的服饰民俗、居住民俗、饮食民俗和民歌等方面进行了探析,说明与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民俗是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民俗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反映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蒙古族的民俗是在蒙古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受社会因素制约,与当地自然经济相适应,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内蒙古自然地理环境概述蒙古族广泛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一)气候特征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

(二)地貌特征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全区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影响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较大,冷热温差也大。长期以来,蒙古族游猎放牧在这片土地上,服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服饰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由长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构成的蒙古民族服饰的着装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和草原的马背游牧生活的影响,服饰形制具有对这种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袍子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御寒功能。袍子的长度一般较长,蒙古袍袍子长及脚背,骑在马上可护住膝盖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长,长长的袖子既可以护住双手,又可以举起护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于骑马时护膝防寒,夜里安歇时,蒙古袍即成了被子。

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腰部是人体上下通气的中枢区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带能够防止冷空气的上下对流,在寒冷的天气里挡风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体上部的热量,提高人体对环境的承受力。穿上靴子,便于上马、涉草,宜于行走;还可以防湿、防虫蛇;冬季在靴子里面套上毛毡袜套,还可以抵御寒冷和潮湿。自然环境不仅决定着人们衣着形制的繁简、宽窄、长短等,而且也制约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饰材料的选用。北方草原的气候条件是冬季较长,春夏秋季较短,而草原游牧生活长年风吹日晒、草长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实耐用的服装才比较适合。所以蒙古族服饰所运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织物或者比较厚实的织锦、绸缎为主。辽阔无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带,其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于放牧牲畜,因此他们的服饰多用畜皮直接缝制,或将畜毛搓捻成线织成布或碾轧成毡制作而成。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解释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关联,但也离不开其生成地域自然环境的熏染。人烟稀少、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行动距离相当大,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注意,甚至可以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辨别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等等。

当草原上出现白灾”和“灾”等主要的自然灾害时,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枚关的视觉信息。因此蒙古袍的颜色以红、蓝、绿、粉、白、青、紫等较为鲜艳的色彩为主。(二)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响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之一。民居习俗的类型、分布、形成与发展,都深深地打着环境的烙印,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内蒙古自治区冬长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这时的住所都是随时拆搭的帐幕,这种帐幕文献中称之为“穹庐”“毡帐”等,它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易拆易装,便于移动。毡帐外围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气候的变化和其他的需要,揭开或盖上这种建筑形式极适于游牧民族的习俗,既方便又经济,从而也就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的形制以圆形为主,这是对抗草原上恶劣气候及环境的最佳形式。蒙古包下部为粗壮的圆柱形(每日一题)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上部为圆锥形,这种流线形特点的形状,迎风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难被大风刮倒,抗风效果好。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节里,蒙古包的圆形锥顶,不积雪也不会存水,避免了屋顶渗漏,借其坡度还有助于快速排水。从构成和建筑材料来说,蒙古包主体构架由“哈那”(围墙)、“陶敖”(天窗)和“乌乃”(穹顶)组成,围饰材料有门、围毡、顶毡、盖毡、系绳及地毡地毯等。

“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风采光和排烟的地方。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一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圆形。“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包壁的骨架,一般是由柔韧的红柳条编成的活动网片,能够伸缩,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调整墙的高度,十分灵活。“乌乃”是连接陶脑和围墙的木杆,起着檩、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撑穹顶,向下依托围墙。乌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长并打小眼,用以插进陶敖周围的乌乃窟隆中并用毛皮绳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与哈那的交叉处穿绳作套固定,使陶敖与哈那形成一个整体。乌乃起到定形作用,一般用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蒙古包门是蒙古包的唯一出入口,一般都十分低矮,可以减缓寒风大量涌入,且其朝向大多是东南方向,可以躲避从西北方呼啸而来的风雨。围毡、顶毡、盖毡等毡制部分用羊毛赶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凉和防潮作用,用来包裹围墙、覆盖穹顶。系绳用马鬃、驼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编制。从材质上来说,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与草原真正地融为一体。搬迁的时候,将哈那折叠起来,可当做牛车的车板或护围,车上放乌乃、陶敖、围毡和包门等,并以毛绳捆牢,十分方便。从颜色来说,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传统爱好的表现,有着深层的寓意和内涵。

白色是乳汁、羊毛、白云的颜色,它含有神圣,纯洁、吉祥、美好的寓意。白色的蒙古包与白色的云,白色的羊群,蓝色的天,碧绿的草原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到空间十分辽阔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与草原环境相适应。(三)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也深刻表现在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上。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其饮食特点与习惯,这些特点与习惯又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个民族的血统、经济历史、生存环境,成为民族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饮食内容上看,蒙古族的饮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乌兰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干、肉粉等;查干依德根有马奶子、酸奶、奶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干、奶皮子等。这与草原上的游牧经济相协 调,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体壮,从而使牛、羊、马肉和牛、羊、 马奶等牧业产品成为蒙古族传统食物构成的主要内容。草原上气候寒 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饮用奶茶的习惯,它不仅供应方便,又可以增加 热量以抵御严寒。 从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节人们将过剩的 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做成风干肉,或者加工成肉 松,这些生肉经干制后,不但减小体积,而且不易变质,便于携带和 保存。

人们将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离成奶和油。奶经加工制成奶干、 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品。油则熬制成黄油,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 皮囊中,然后,让其在通风处凝固风干,也是为便于携带。牧民“逐 水草而居”,居无定所,这种生活方式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不便携带的 物品,而对于食物,他们则采用干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携带。当冬春 季草场枯萎时,人们可以将风干肉以及奶干、奶豆腐、奶酪等干制食 品取出备用。说到底,蒙古族饮食与内蒙古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广阔无 边毫无遮拦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游牧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这些 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 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 悠扬,音域宽广而闻名。这是因为辽阔的草原地广人稀,在长期的环 境适应中(每日一题)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蒙古族民俗的影响,人们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调特别高的习 蒙古族民歌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颂草 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词内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 为主。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气息悠长、旋律起伏跌 宕,气势恢弘或苍凉凄楚。这与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完全适应。 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动放牧,在辽阔的草原上,牧民眼界开阔, 胸襟宽宏,情感激荡,这种悠闲自在的游牧生产方式使牧民可以抒发 情感,无拘无束的歌唱,为悠长舒展、节奏自由的长调民歌的形成提 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从地理分布上看,长调主要分布在蒙古族 人民依旧从事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过着流动的游牧生活的内蒙古 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以北的草原牧区。 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 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 或四句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装饰音较少,旋律起伏不大。歌词 简单,但不呆板,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 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和东部农业地区。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蒙古族的一切都与 草原环境有着生生相惜的亲密关系。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 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 程中自然地理环境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一篇: 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色彩:蒙古族的“喉音”艺术
上一篇: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