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佚名 2022-11-25 11:11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第36卦――明夷(地火明夷,坤上离下)

自注:读过好多解明夷之卦的书,有些真是连牵强附会都算不上了(不便列举),明夷是唯一一个有明确历史史实人物(箕子)的卦,感觉这样再乱解是不太好吧。

明夷,明被灭(伤)也,有国遇昏君,单位无明主,人遇时艰,不得遂其志,正道不得行之意。

明白明夷,要研究殷之三仁:比干、箕子、微子之对待纣王明夷之处理态度。后三爻主要是讲此三人之不同态度和做法。当然,最正确的是箕子之明夷,然,其他二人之做法,虽不为最佳,亦不是不可,均有所益,只是不是最好罢了。见后注(引自百度)

明夷卦精髓:

君子遇到时代风气不正、君主昏溃,君子之志不得以行,其言不被听,其行得不到认同,反而有杀身之险时,何以自处?既要坚持原则,更要会以韬光养晦,艰贞守正,以待其时的方式坚持原则。

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团体的整体大局着想,非为其私也。

前卦为晋卦,人处于晋之中,不可能一直顺利,总会遇到一些不良的领导,如何以自处?要能守正,能从大局着眼,能放弃小我利益。

当然其他的处置方式也不是不对,只是从国家、从大局、从长久上来讲,箕子的方式最好。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段回答过一个网友的问题明夷卦中下晦而转明问婚姻,大抵意思是单位的顶头上司,百般刁难。遇到这样情况,怎么办?象比干那样,怒而与其公开对干?象微子那样,联合别的可能成为领导干掉他?一个人,不可能在这做一辈子领导,如果水平真的不行更不必说了,那么自己如果这样,以后如何自处,一时之快,以后如何容身呢,这是需要考虑的。当然,要根据形势来决定。

《序卦传》:“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杂卦传》:“明夷,诛也。”明夷,利艰贞。朱熹:明 夷,伤也。为卦下离上坤,日入地中,明而见伤之象,故为明夷。又其上六为暗之主,六五近之,故占者利于艰难以守正,而自晦其明也。

明夷之时,要能忍受苦难,守正用晦;能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和光同尘,克对时艰,以待其时而复明之道。是为艰贞。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在明夷的时代、时间段内,君子坚持守命在位,要能忍辱负重,能学会韬光养晦;“用晦而明”,以表面向暗、坏、晦的方法,行明之大道,为明之复出而打好基础。不能“用晦”,则杀身而无益,是为比干、屈原之事。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ji)子以之。朱熹:《彖》曰:明入地中,明夷。 以卦象释卦名。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难,去声。下同。以卦德释卦义。蒙大难,谓遭纣之乱而见囚也。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以六五一爻之义释卦辞。内难,谓为纣近亲,在其国内,如六五之近于上六也。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文王被拘之事,说明要内修文明之德,强国之实力,而外用柔弱,示人以其不能,隐藏其锋芒,“措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蒙,受之意。以蒙大难,为以此渡过受此大难的时段。以待其时,而为大明于天下之伟业。

又以箕子之事,明居为臣之高位、要位者,要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不要刚强用事,为一已声名之私,而废大事,致文明不复、国家坠万劫不复之境地。应以同流合污、和光同尘之表象,行匡扶国家、存续文明之大义。舍小我以成大我。内难也,国内明夷,大道之不行也;正其志者,需要确定大的目标和志向,为此而不惜牺牲自我。

由此可见,比干、屈原之旧事,并不是圣人所倡导的做法。虽留千古之美名,于国家无有一利(当然这样说过了,只是权衡利弊,应择优而从。),不能委曲求全,勉强自己,以一己之刚,而废大义,以身殉难,而无所影响,作出了无谓的牺牲;虽存千秋之忠义,树万世之标杆,而国亦亡,道亦灭。所为者何?不值得。

相似的如秦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名大将之故事、韩信跨下之辱、孙膑之装疯等等此类很多,只是要区分目的是为了什么,有没有箕子存大义之义。

明夷之卦,似言纣王因宠妲己、废国政而亡之旧事;阴而遮明,王道蒙蔽。而言文王、微子、箕子、比干等一干人等,对待王道明夷之世道的处世方式。可以参史记等以明之。

附:《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王子比干谏,弗听。商容贤者,百姓爱之,纣废之。及西伯伐饥国,灭之,纣之臣祖伊闻之而咎周,恐,奔告纣曰:“天既讫我殷命,假人元龟,无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维王淫虐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纣不可谏矣。”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明夷卦中下晦而转明问婚姻,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於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後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後为诸侯,属周。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朱熹: 飞而垂翼,见伤之象。占者行而不食,所如不合,时义当然,不得而避也。

初九,明夷之始也。君子应及时发现并正确应对,一叶便知秋,履霜坚冰至,这个在多卦中均有体现,知机要先。失机则晚。欲飞,或在飞,则垂其翼,佯为示弱,以惑人。君子欲行走、远遁,宜装病不能饮食,以示其弱,如文王囚羑里之故事;“主人有言”,“言”为不满、责备之意;如果硬是不顾形势,有所作为,必然受到君主、领导责难,而不会有所成。

如《史记》所记,可以明之;九侯、鄂侯有所往,而受纣王之刑;文王之窃叹,亦然,此为主人有言(囚之)!然文王示其弱,投其所好,虚于逶迤而存。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朱熹: 唯义所在,不食可也。

食,则告诉别人自己很正常;不食的目的是为了佯命示弱,示其无用,其目的是为了避祸图远。此为义之所在也。表明不是为了私己之利,苟全性命,行而不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朱熹: 拯,之陵反。《涣》初爻同。伤而未切,救之速则免矣。故其象占如此。

拯可能用作“乘”的意思。

伤于左股。古人“居则贵左”,伤于左,言伤的是主要的腿。但是仅伤于腿,不影响大局,可以乘坐强壮的马匹以逃,反而更快,所以吉。

《老子》“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六二之吉,在于能坚持原则也要能顺势!能在明夷之大势面前,认清并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避其锋芒。也可以理解为,表面顺从,佯装有伤或故意伤,且是伤在主要,来迷惑人,但心中的原则不变。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朱熹: 以刚居刚,又在明体之上,而屈于至暗之下,正与上六闇主为应,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恶之象。然不可以亟也,故有不可疾贞之戒。成汤起于夏台,文王兴于羑里,正合此爻之义,而小事亦有然者。

此处断句,我认为应如此,一般为“不可疾贞”。

此我有二疑:九三之南狩所指,可能其一者为武王之牧野之战(如果从文王拘而著周易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不对的!权作一例。也许是未必能见于史册的南狩);其二者为纣王图东南,今徐州一带的东夷而胜(图南而给周机会的解释)。姑先按武王之事解。

进入九三,君子忍辱以待的时机已至,开始有所行动。南,为明之所在;南狩,为了清除遮蔽明的势力,进入了实质性的行动,旗帜鲜明而不必佯装示弱。结果擒获了大的首领,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不可疾,贞。告诫从示弱转变成南狩之行动,不可“疾”。不能操之过急,宜准备充分,缓图之。概因明夷自上而成,其势大,隐忍而不发的是国之栋梁,不可轻易出手,败则国之将不存矣,道之将不复矣。应守贞固之道。

其中牧野之战,准备的时间很长,一直在时机,恰证其不可疾也。可参孟津观兵之事,备言其谨慎如是。

《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

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师尚父号曰:“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

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曰:“孳孳无怠!”武王乃作《太誓》,告于众庶:“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不可三!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远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国冢君,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徽、?、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誓已,诸侯兵会者四千乘,陈师牧野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揖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

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策祝曰: “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于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守其柔,示其弱,所为何也?志在图国、志在弘道。其志不可谓不大。有大志,又有大智(示弱),必有大得。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朱熹:此爻之义未详。窃疑左腹者,幽隐之处。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者,得意于远去之义。言筮而得此者,其自处当如是也。盖离体为至明之德,坤体为至暗之地,下三爻明在闇外,故随其远近高下而处之不同。六四以柔正居喻地而尚浅,故犹可以得意于远去。五以柔中居闇地而已迫,故为内难正志以晦其明之象。上则极乎暗矣,故为自伤其明以至于闇,而又足以伤人之明。盖下五爻皆为君子,独上一爻为闇君也。

笔者以为:六四,疑为微子之明夷。

《尚书·微子》: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氐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罪辜,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 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明夷卦中下晦而转明问婚姻,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诏容,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乂雠敛,召敌雠不怠。罪合于一, 多瘠罔诏。

“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入于左腹,人心在左腹之中,言直面纣王,直接和明夷的主要领导对话,进行劝诫、规劝;明夷之心,应为明夷之主要首脑,其事所指应为纣王,言微子入而劝诫,而不得采纳;继而看清楚纣王之本性。知其不可为,而选择远遁以避祸,或者说遁以求外力而治天下。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朱熹: 意,叶音臆。

【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

可以理解为,入于左腹的目的在于通过劝诫,而终于明白纣王的心意。是为明夷,而不思悔改。所做之努力亦白费,留下亦是无用。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朱熹: 居至闇之地,近至闇之君,而能正其志,箕子之象也,贞之至也。利贞,以戒占者。

此为箕子之明夷,无疑也。

位至将相公卿之位,国之栋梁,应以匡扶国家为己任。要学习箕子对待纣王之方法,示弱正固,对待时艰,以图国家之复兴,大道之存续。

同时,又不愿象微子之远遁敌方;亦不愿象比干死节之无谓牺牲。守节而图国。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明不可息也,大道不可废,国家不可亡,正义不可灭。箕子之贞,不是为了自己苟活,而是为了存续大道、匡扶国家、救万民于水火。此为大忠【每日一题】第36卦―明夷(下),为大义,为大道。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朱熹: 以阴居坤之极,不明其德以至于晦。始则处高位,以伤人之明。终必至于自伤,而坠厥命。故其象如此,而占亦在其中矣。

笔者以为:上六,疑为比干之明夷。

不明晦者,身居高位,遇明夷之时,而不能做到晦,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烈士,成为牺牲品。可能从短期来说,其事迹会触动好多人的内心,起到唤醒世人的作用,如屈原。以死明志,其事迹必感天动地,远播四方,千秋万世。然,对于国家,不可能撼动明夷之主的势力,所造成的影响可能还是反而的,让人不敢于反抗,放弃希望。如此则入地也。无谓牺牲罢了。

如比干,箕子之反面例子也。比干,(公元前1110年—公元前1047年)沬邑(今河南卫辉)人氏,因封于比地,故称比干。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子羡之弟,商纣王帝辛子受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幼年聪慧,勤奋好学。授以少师,辅佐商王帝乙。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帝辛二十八年(公元前1047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朱熹:照四国,以位言。

四国者,概言四方众多国家,因其所做之事,惊天动地,伟大而深远,影响到所有国有和人民。如屈原之旧事。比之于箕子也。

后所失也,其入于地,言结果是一样的,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还是一抔黄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有美名,然国照旧死亡,所坚持理想、原则仍然被改变。究其原因,“失则也”,并没有把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把践行这个任务作为自己不变之初心,放弃自己的名声、利益而在所不息,这才是国之栋梁的原则。不能全天下之义、存国续义,一切都是虚妄。古今之人,为虚名所累,忘却大义,徒留虚名者众,当为后人戒。

下一篇: 一枚硬币,什么面额不重要
上一篇: 王阳明占筮得《明夷》卦赴谪龙场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